推进医保服务下沉 打造便民利民医保
推进医保服务下沉 打造便民利民医保
赵红云委员代表医卫界发言
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趋势和农村留守老人多的现状,党中央、国务院提出了大力推进医保服务下沉的要求。近年来,我区着力提升医保“适老化”服务,按照省市建设标准,建成了统一规范的医保经办基层站点,医保服务更加高效便捷。但从整体效果来看,仍存在“热在区里、忙在乡里、冷在村里”的现象,对标群众需求还有较大差距。主要表现在:一是服务意识不够。大部分乡镇(街道)对医保服务下沉工作重视不够,大多数乡镇干职对医保服务下沉相关事项不清楚,村社工作人员更是很少主动向群众宣传。部分基层站点在业务办理方面存在推诿现象,导致群众多跑路。二是承接能力不够。基层医保直办件办理主要集中在乡级站点,大部分村级站点的办件量一直为0,医保经办设备闲置状态较多,基层医保工作在人员力量、服务能力方面都有待加强。三是跟踪问效不够。区医保局对村级站点人员的培训还未实现全覆盖,下基层开展业务指导工作频次不够多,目前区乡两级政府对医保服务下沉事项办理质量缺乏考核,导致推行力度不佳。
要打造便民利民医保,就要把医保窗口搬到群众“家门口”,把医保服务送到群众“心坎上”。为此,我们建议:
一、以“等不起”的紧迫感,着力提升医保服务意识。一是要高站位推进。区委区政府要把推进医保服务下沉当作重要的民生工程、民心工程来抓,纳入区委区政府的议事计划,定期听取汇报、专题调度。二是要全方位支持。乡镇(街道)党(工)委必须高度重视,对下沉下放到乡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的医保服务事项,便民服务中心必须做到全面直办或帮代办。区医保局要提供及时指导和技术资料等支持,以推动“就近办”“网上办”“自助办”“一次办”“指导办”为导向,全面加强引导。三是要无死角宣传。通过召开调度会议、村村响、上门发送宣传资料等形式,推动镇村干部和参保群众及时熟悉掌握“15分钟医保服务圈”功能定位、服务范围、服务内容、服务流程等服务内涵,持续提升群众对医保下沉服务事项的知晓率、办件量和满意度。
二、以“坐不住”的责任感,着力强化医保服务保障。一是加强队伍建设。完善乡镇(街道)医保经办人员编制,明确村(社区)代办医保业务职责,确保建立相对稳定的基层医保服务队伍。二是加强能力培训。开展面向全区296个村(社区)的滚动式医保业务培训,适时安排基层站点工作人员到区级综合业务窗口进行跟班学习,加强实地指导,全面提升基层业务经办服务能力。三是加强财政保障。将区、乡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三级医保经办服务工作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,加大经费支持,确保医保经办服务有效下沉。
三、以“放不下”的使命感,着力提高医保服务质效。一是建立业务指导机制。常态化开展医保下沉业务督导指导工作,通过体验式评价及群众满意度测评等方式,收集分析参保群众对医保公共服务的意见和建议,及时发现问题和短板,针对性研究整改举措,提高基层医保经办服务水平。二是建立工作督导机制。全区上下整体联动,建立健全逐月调度、按季通报、年底考核的工作机制,区委区政府督查室牵头不定期进行督导,提高基层医保业务经办的数量、质量和效率。三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。将医保服务下沉事项纳入绩效考核范围,并将评价结果与基层单位和个人的奖惩措施紧密结合起来,采用以奖代补等方式,对于考评合格的给予奖励,促使镇村两级医保服务规范化、业务能力精细化、政策落实制度化、公共服务优质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