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1
  • 2
  • 3
| 无障碍浏览 | 繁體版 | 网站地图
区委 | 区人大 | 区政府 | 区政协

政协提案

您的位置: 首页 >建言立论>政协提案>详细内容

加快推进桥南工业园升级改造,助推鼎城经济高质量发展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4-07-19 11:45:59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     多年来围绕桥南工业园是去是留的问题得到解答,如何加快推进桥南工业园升级改造,助推鼎城经济高质量发展,成为目前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。

     一、桥南工业园存在的主要问题

     1.园区企业发展受限。9年来,由于“退二进三”政策影响,园区企业各项行政审批与许可均已停办,企业申报的环评手续不予受理,启动的新项目也无法办理环评增项手续,无法进行扩能扩产、升级改造,导致园区企业生存困难。一批有经济实力和发展前景的优质企业如云港生物、联嘉机械、宏旺石油等外迁,存留园区的其他企业只能保守经营,更有一批企业停产停业,仅靠出租仓库为生。

     2.园区企业安全、环保隐患突出。园区大部分企业建于二、三十年前,基本为砖木结构厂房,现厂房陈旧、电路老化、规划布局不合理,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。紧邻工业园的湖南应用技术学院设有一个环保国控站点,对园区的环保情况十分敏感,一旦超标预警,必须责令停工停产,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秩序。

     3.园区营商环境有待优化。一是多头部门管理,执法检查时间不统一,存在频繁执法、重复处罚等现象,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。二是对园区企业支持不够,在园区企业因“退二进三”政策遭遇审批办证难、新建改造难、贷款融资难等问题时,机械教条式应对,不担当作为,未设身处地为企业解决困难,导致企业发展举步维艰。

     二、桥南工业园升级改造建议

     桥南工业园是鼎城工业发展的缩影,曾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,高峰时年税收达到7000万元。目前,“振兴江南产业,集聚江南人气”是鼎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任务,加快推进桥南工业园升级改造迫在眉捷。为此建议如下:

     1.多措并举,加快恢复园区活力。一要及时解除“退二进三”政策对园区发展的制约,按照2023年区委经济工作会上“保园区、稳企业、优业态、促提质”的发展思路,开放桥南工业园区企业行政许可与审批,特别是环评和环评增项手续,允许企业办理物权产权登记,方便企业投融资贷款、扩大生产经营,逐步恢复桥南工业园活力。二要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,解决路、水、电老化等问题,补齐安全生产、生态环保等突出短板,提升桥南园区整体形象。三要建立桥南工业园长效管理机制,由政府牵头、相关部门联合组成工作专班驻扎园区,或增设桥南园区管理机构,提高园区精细化管理水平。

     2.科学定位,适时调整产业布局。明确桥南工业园产业定位,科学整合桥南工业园与阳明湖板块资源,充分挖掘两个地块发展优势,形成产业互补。一是坚持“整改发展一批、腾笼换鸟一批、淘汰退出一批”的原则,推动桥南工业园建设成为优质的“城中工业园”,促进鼎城产城融合发展。二是出台相关优惠政策,吸引优质的电子商务、信息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入驻桥南工业园,形成新格局、新业态,推进鼎城实体经济振兴。三是允许桥南工业园地块第二、第三产业融合发展。利用桥南工业园已征拆区域发展第三产业,从“吃住行游购娱”等方面,激活消费潜力,拉动消费升级,为鼎城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。

     3.主动作为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。一要形成营商服务合力,加强园区相关部门间联动协调,在审批服务、产业政策、资金支持、执法监管等方面对桥南工业园重点倾斜,特事特办。二要深化联企服务,实行“一企一策”个性化服务,明确责任单位与责任人对桥南工业园企业进行结对帮扶,帮助企业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、破解难题。三要降低桥南工业园涉企费用,在税费、用工、融资等方面出台优待或减免政策,帮助园区企业减负增收。



对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001-1号提案的回复

李年群、刘银艳等9名委员:

     你们提出的《加快推进桥南工业园升级改造,助推鼎城经济高质量发展》的提案收悉。现回复如下: 

     首先,感谢你们对鼎城工业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。近年来,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桥南工业园的发展,区级领导多次带队,深入园区、走进企业,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:

     一、基本情况

     桥南工业园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,南靠德山经开区,北依桥南市场,占地面积1080亩(不含道路面积),土地性质为工业用地,是常德市早期建立的园区之一。现有企业57家(规模企业19家),其中全部自行生产企业26家,部分生产企业9家,其余22家均为商贸服务租赁企业。以传统生产性企业为主,主要从事农产品深加工、机械制造、塑料日用品制造、家具制造等传统产业,园区企业规模不大,但有不少的优秀企业与优秀产品,省级、市级龙头企业多家,驰名商标企业有4家。2021年园内企业缴纳税金2026万元,2022年缴纳税金近3000万元,解决就业人员约1300多人,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。

     近年来,受政策措施、疫情冲击、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,桥南工业园发展缓慢,造成了大量资产闲置和浪费。目前,在市委、市政府“发展六仗”和“创新突破 产业突围”行动的新背景下,鼎城经济发展已到了“爬坡过坎”的关键时期,作为我区工业发展主阵地之一的桥南工业园,提质改造工作势在必行,必须全力推进。

     二、工作进展

     1.领导高度重视,全面加强管理。今年来,按照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企业诉求,桥南工业园提质改造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。一是强化组织领导。成立了以常务副区长为组长,分管工业、环保的副区长及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为副组长,相关科局为成员的桥南工业园领导小组,明确由高新区和区工信局共同负责园区事项。二是建立工作专班。成立了桥南工业园日常管理办公室,配齐了工作专班,驻扎桥南园区全面负责园区日常管理。三是召开专题会议,为推进桥南工业园提质升级工作,区政府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,就企业安全、环保、园区基础设施、企业改造升级等事项进行研究部署。四是广泛开展宣传,桥南园办和相关职能部门多次到园区企业宣传区委专题常委会、政府常务会精神,稳定企业发展信心。

     2.充分调查研究,明确发展定位。一是明确产业定位。为达成五好园区建设工作要求,尽快明确桥南工业园产业发展定位,区级领导多次带队深入桥南园区,调研产业及企业发展相关工作。根据桥南园区地理位置、产业发展现状及调研情况等,计划桥南工业园依托现有产业基础,发展以机械制造、轻工食品为主导,以电子商务为特色的“两主一特”产业。二是明确企业定位。按照“整改发展一批、腾笼换鸟一批、淘汰退出一批”原则,目前“整改发展”的有:同达机械、林宇科技、福祥天茶业、航力服饰。“腾龙换鸟”的有:湘泰康纸塑(购买原万家炊厂房)、德森药业(租用湘大环保和红日升酒业厂房)。“淘汰退出”的根据安全环保整改验收结果,企业确实无法按照安全生产及环保、消防等要求整改到位的,列入淘汰退出范畴。

     3.开展隐患排查,筑牢安全防线。为切实解决好桥南工业园安全、环保等问题,今年2月以来,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志刚、二级调研员曾强国带队,聘请隆妍安全高级工程师、领瀚注册环评工程师,对桥南园区57家企业进行了全方位的安全隐患和环保督导检查,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和环保问题,一一下发了督办函,要求企业限期整改。为确保安全隐患按时按质整改到位,桥南园办安排了专业技术力量指导企业整改问题,目前正在对企业安全隐患进行验收销号。园区涉及环保手续(环评、验收、排污许可证)的企业共有39家,其中25家已取得环保手续,为推进企业合法合规生产,区政府、市生环局鼎城分局已出面与市生环等相关部门对接协调,同意为桥南园区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办理环保手续。

     4.完善基础设施,提升园区形象。结合桥南工业园升级改造和文明创建工作相关要求及园内企业诉求,3月底4月初,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志刚带队,对园区及周边市政附属设施情况进行现场查勘,部分市政附属设施已损坏、破乱,亟待修复和增设,涉及园区内绿化养护、划设停车位、增设红绿灯、增设或修复路灯、修复破损人行道、园区周边涉及结合部道路硬化等方面。目前园区路灯修复、划设停车位、云港生物前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整改正在推进中。

     5.支持升级改造,助企提档增效。区委区政府提出不改变桥南工业园工业用地性质,并对园区进行提质改造以来,桥南园办和相关职能部门对园内企业进行了全方位的摸底调研,全面了解了企业基本情况和转型升级意愿。2022年下半年同达机械已经进行了升级改造。当前根据园区及企业发展现状,决定对福祥天茶业、林宇科技2家企业进行升级改造试点。4月19日,区政府副区长陈志刚带领区工信局、区自然资源局、桥南园办等相关负责人,对2家试点企业提质改造工作进行现场办公,深入了解2家企业提质升级工作情况,要求2家企业严格按照程序启动改造升级相关工作。为进一步推进桥南工业园林宇科技、福祥天茶业升级改造、航力服饰投资建厂工作,5月10日,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志刚在区政府301会议室主持召开会议进行了专题调度,会议原则同意3家企业按照程序依法依规开展升级改造,明确了有关部门工作职责,要求各部门积极作为、主动服务,全力支持企业办理相关手续,并形成区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(2023年第45次),为今后桥南园区企业升级改造提供了指引。目前,3家企业升级改造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。5月18日,市政协副主席、区委书记朱金平带队,调研桥南工业园部分企业发展及升级改造工作情况。7月10日,区委副书记、区长陈远带队走访桥南工业园企业,就桥南工业园提质升级改造工作开展调研、座谈。

     6.提升服务质效,为企保驾护航。一是推进企业享受政策。加大对桥南园区企业的政策帮扶力度,让企业实实在在享受到更多政策红利。二是深化联企结对服务。今年区工信局积极开展干部职工一对一联企服务,对桥南园区企业一一明确了责任人对接联系,并要求联企责任人每月对企业开展一次以上的走访,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、纾困解难。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。为给市场主体创造更加宽松的生产经营环境,今年4月,给企业送去了“湖南营商码”,要求各执法主体坚决落实“入企必扫”制度,除执行抢险救灾、事故处理、社会安全等紧急公务活动外,凡进入企业开展执法检查、考察调研、投诉处理等各类公务活动,应当“扫码留痕”,区优化办定期抽查入企扫码情况,进一步约束和规范执法行为。

     三、存在的问题

     1.园内营商环境欠佳。企业反映不同部门执法检查时间不统一,存在频繁执法、处罚等现象,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。

     2.提质升级进程较慢。企业提质升级时,办理相关事项手续繁多、时效较长,导致进度滞缓。

     3.基础设施亟待完善。园区及周边基础设施破损严重,路灯损毁、人行道未硬化、停车位紧缺、“断头路”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,影响城市形象及企业发展经营。

     四、下一步工作

     1.不断完善基础建设。持续加强财政保障力度,逐步推进桥南工业园及周边基础设施整改工作,将园区绿化养护、路灯增设等整改项目列入2024年度财政预算,全面提升园区整体形象。

     2.加大力度招商引资。积极发动招商及有关部门主动对接优质工业企业,吸引企业进驻桥南园区。号召企业加大对闲置厂房的招租或招商合作,推动桥南园区实现二、三产业融合发展。同时,全力支持园内有提质改造意向的企业进行升级改造。

     3.深入做好远景规划。科学整合桥南工业园、阳明湖板块及斗姆湖临空新城三大地块资源,吸引优质电子商务、信息科技等新兴产业入驻,促进园区产业特色化、高端化、关联化,推动形成新格局、新业态,助推产城融合发展。

     4.全力抓好安全环保。推进桥南园区企业安全、环保隐患问题整改,持续加大对企业安全、环保等方面的指导力度,推进企业合法合规、安全有序发展。

     5.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。推进园区事务园区办,加快形成联动协调工作机制,全面减少部门对企业的执法检查。提升企业服务力度和质量,结合“送解优”行动,为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帮扶。

     最后,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,希望今后继续得到你们的更多关注与支持。回复如有不当之处敬请谅解。


终审:鼎城政协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