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1
  • 2
  • 3
| 无障碍浏览 | 繁體版 | 网站地图
区委 | 区人大 | 区政府 | 区政协

政协提案

您的位置: 首页 >建言立论>政协提案>详细内容

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打造绿色发展新模式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4-07-19 17:55:20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     我区风能、太阳能、地热能等自然资源是同纬度中相对比较丰富的地区,但新能源产业发展还有很多不足,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:

     1.顶层设计缺位,发展规划导向不清晰。一是我区没有成立领导专班,各单位在新能源建设发展上缺乏统一认识,主管部门责任不明确、矛盾多,难以形成协调合作的工作机制。二是新能源产业涉及规划、建设、运营等专业领域,需要专业公司管理和技术人才支撑,而我区基本没有专业运营公司和人才储备。三是鑫德能源公司作为我区新能源开发建设主力军,没有赋予其规划建设管理的相关职能,由于资金短缺,自身没有能力开发建设,大部分新能源产业只能依靠外来企业投资建设。

     2.重视程度不够,项目建设成效不明显。一是我区新能源项目建设规模小而布局分散,韩公渡等乡镇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,装机容量均为100兆瓦,草坪镇等乡镇的13个分布式光伏发电站,装机容量均不超过100千瓦。二是新能源设施建设滞后,目前仅建成新能源电动车快速充电枪72把,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。根据市政府的“三力”支撑能力提升行动方案要求,截至2025年,我区还需建设1800把快速充电枪,建设任务重。三是我区可用来建设新能源项目的场地利用率极低,全区约8万亩湖泊水面仅有5000亩用作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,水面利用率不到7%,风电项目还未建成,地热能的开发利用还是空白。

     3.发展意识不强,部门责任落实不到位。一是有些部门对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潜力和优势认识不足,还有着投资大、能耗高、污染重的错误认识,对新能源产业项目信心不足,招商引资主动性不强。二是项目建设监督考核不到位,有些单位在项目建设上自我满足,缺乏开拓精神,工作效率不高,导致有些项目建设时间延长、成本增大。三是涉及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不一致,监管部门多,协调难度大,审批手续繁琐,直接影响新能源产业项目落地生根。

     “十四五”期间,新能源产业将取得更大发展,为抢抓新机遇,促进经济发展,我们建议:

     1.加强顶层设计,合理布局产业规划。一是成立鼎城区新能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,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和工作机制,明确一名区级领导牵头,加强组织领导,协调解决部门之间矛盾。二是积极引进新能源建设企业和技术人才,把握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和规律,结合本地资源丰富的优势,规划实施中长期新能源产业建设。三是以鑫德能源公司及央国企为载体,充分利用废弃矿山、滩涂湖泊等政策允许开发的区域,重点布局地热能、光伏风力发电等行业,将我区丰富的自然资源转变为财政收入资源。

     2.明晰发展思路,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。一是积极探索新能源资源集约利用,加速推进风电项目建设和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试点项目的申报,做到“一个项目一套方案”,通过一个产业带动其他产业良性运转,逐步延伸产业链条,发挥产业规模效应。二是加快新能源配套设施建设,鼓励电动车产业上下游相关方以合资形式成立充电桩运营公司,加快电动车充电桩等便民设施建设,解决公共充电桩不足的问题。三是充分论证公用建筑屋顶、废弃矿山、滩涂湖泊等区域的开发项目,建设一批光能、风能发电站,合理开发地热能,增加财政收入。

     3.落实工作责任,形成齐抓共管合力。一是将新能源产业发展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、园区和乡镇,由发改部门牵头,工信、财政、住保、环保、科技、农业、能源等相关部门分工负责推进,有关乡镇协助推进,形成上下一条心、拧成一股绳的强大合力。二是严格落实新能源发展目标考核制度,明确项目建设进度时间节点,分时分段进行督办考核,夯实部门主体责任,稳步推进项目建设进度,确保工作落实。三是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,各部门积极给予支持和指导,聚焦重点、创新措施,改革项目审批机制,在服务水平、服务质量、服务效率、规范管理等方面持续优化提升,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。




对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 006 号提案的回复

杨胜等 4 名委员: 

     你们提出的《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,打造绿色发展新模式的 提案》收悉。现回复如下: 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牵头部门,区发改局高度重视、积极 谋划、全力推动。特别是今年以来,先后在《2023 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》《2023 年政府投资计划》等报告中反复 向区委、区政府建言,将新能源产业列入全区重点发展产业。3 月 31 日,区委全会印发了《常德市鼎城区(常德高新区创新突 破产业突围三年攻坚行动方案)》,正式将新能源产业确定为全 区五大产业,重点发展寻求突破。

     一、关于“加强顶层设计,合理布局产业规划”的建议。

     一 是高规格成立新能源产业专项小组。成立了由区长陈远任组长, 区委常委、常务副区长瞿政前、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曾凡明任副组长,区政府办、区发改局、区财政局、区国资中心、区税务局、 区商务局、区招商事务中心、高新区经济合作局、区农业农村局、 区自然资源局、区水利局、市生态环境局鼎城分局、区工信局、 区林业局、区供电公司、江南新城公司、阳明湖公司、鑫德能源 公司等单位为成员的新能源产业专项小组。专项小组定期召开会 议,研究解决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发现的问题。

     二是扎实开展新能 源企业比选论证。组建了由政府办、发改、电力等 11 部门组成 的新能源建设比选论证小组,对 36 家报名企业进行比选,截至 6 月 13 日,先后召开了 4 次专题会会议,将合作企业范围进一 步缩小。

     三是全力支持鑫德能源公司发展。将鑫德能源公司作为 政府参与新能源开发建设的载体,积极引导新能源企业与鑫德能 源合作经营,助其壮大发展。

     二、关于“明细发展思路,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”的建议。

     一是明确总体原则。出台了《鼎城区(高新区)新能源产业三年 攻坚行动实施方案》,明确了按照“以资源吸引资本、以资本带 动产业”的总体思路,高效率开发新能源,高质量发展新产业, 高起点探索新模式,力争到 2025 年新能源产业总产值突破 35 亿 元、发电装机规模突破 800 兆瓦。积极分析当前政策形势,明确 全区新能源建设遵循“积极稳妥、分类把关、有序推进”的原则。

     二是项目分类推进。优先发展集中式光伏和风电项目,暂不启动 分散式风电和光伏项目;尽快比选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企业正式签约,开正门堵后门,对不合规的建设进行整治;充电桩建设由 区属国有企业为主推进,加快工作进度;积极支持储能站建设。

     三是控制规模总量。“十四五”期间总体控制规模,稳步推进: 集中式光伏和风电项目储备不超过 2GW,每年申报项目确定在 500MW 左右,以已签署合作协议企业为重点;分布式屋顶光伏规 模控制在 300MW 左右。同时控制引进企业数量,促进产业集中布 局。

     三、关于“落实工作责任,形成其抓共管合理”的建议。

     一 是定期调度。各单位明确了一名分管负责人和一名具体工作人 员,每周向专项小组报送项目推进情况、招商情况、需要解决的 问题等信息,每季度报送工作小结。专项小组定期每月进行 1 次 调度,每季度召开 1 次工作推进会,调度产业发展情况,研究提 出工作建议,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问题,做到每周有动态、每月有进度,季度有阶段性成果。 

     二是细化任务。《三年攻坚行动实 施方案》明确了各成员单位工作责任和时间任务表,认真落实 “137”工作法,牢固树立效能意识,对标对表。

     三是优化环境。坚持公平公正、规范透明原则开展企业比选论证。扎实开展“三 送三解三优”行动,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为新能源建设项目审批 开辟绿色通道,加快项目建设进度。 非常感谢你们对鼎城区新能源产业的关心和支持,希望在今 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。

终审:鼎城政协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